<address id="jvndf"></address>

<thead id="jvndf"></thead>

    <address id="jvndf"></address>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 > 贸仲出版物
    贸仲出版物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中国仲裁的适用

    请点击阅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中国仲裁的适用(英文版)

     

    2020年值《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公约”)通过40周年。经过40年的发展,《公约》已成为国际商事法律核心公约之一,也是众多区域和国家级法律的范本,被誉为统一私法运动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贸仲长期致力于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致力于促进良好的国际商事交易环境,致力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律的统一与融合。为了进一步推动《公约》相关研究的进步,促进《公约》的统一实施,便于仲裁参与者和《公约》成员方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仲裁审理实践,贸仲委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刘彤副教授和陈剑玲副教授,与贸仲仲裁研究所共同成立课题组,对《公约》在中国的适用开展全面研究,以中文50万字的篇幅形成了“《公约》在中国仲裁的适用”一书(“本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为研究成果。同时,为了便于各成员方理解使用,同时进行了本书的英文翻译和印制工作。

    2021年6月25日,贸仲王承杰秘书长在“纪念《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通过4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向全球同步发布本书,央视频全程直播。他指出,本书将为广大从业者准确理解适用《公约》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从贸仲审结的仲裁案件中选取出适用《公约》的典型案例共109件,裁决时间跨度为2002-2019年,经消密处理后,分析和研究近二十年来《公约》在贸仲实践中的适用和解释状况,以期与各成员方分享先期做法,讨论完善之道,力图研判《公约》适用和解释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方向。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公约》与中国

    该部分旨在介绍《公约》的基本情况,以及《公约》和中国商事法律、商事仲裁、货物贸易等领域的相关性。其中,对《公约》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重点做了分析。

    第二部分:贸仲案件数据分析

    该部分通过对裁决历年分布情况、裁决涉及的货物类型、裁决涉及的当事人来源地情况、《公约》适用情况、争议的主要问题、中国法引用情况、当事人胜诉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贸仲审理《公约》相关案件的基本情况。该部分旨在通过分布时间跨度较长的实证研究,呈现贸仲《公约》相关案件的裁决形式和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贸仲仲裁庭对于《公约》的理解与适用

    按照《公约》的章节和条款顺序,该部分对贸仲实践中出现的与《公约》相应条款有关的问题及仲裁庭的裁决情况作出说明,讨论重点在于仲裁庭的思路、观点以及与《公约》其他成员方裁判理念的异同。该部分重点分析了包括《公约》的适用、合同和当事人意思的解释、合同的成立和修改、根本违约、风险转移、损害赔偿在内的16个问题,全面呈现贸仲仲裁庭在实际案例中如何理解和具体应用《公约》的条文和规则,以便与其他成员方的法院及仲裁庭共同探讨《公约》具体条文的含义及其适用,以期实现促进《公约》统一解释的目标。

    第四部分:讨论和建议

    该部分结合贸仲相关案例,从诚信原则的适用、格式之争问题的解决、艰难情势、对新冠疫情的适用探讨、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判断等11个问题入手,对于《公约》的裁判适用总结体会、摸索结论。供广大从业者交流讨论的同时,也希望为《公约》未来的规则修订与补充提供建议。

    第五部分:典型案例

    最后,本书选取10个贸仲典型裁决中案情和仲裁庭意见部分的原文,消密处理后以飨读者。该部分旨在展现原始的案件事实背景、当事人主张、仲裁庭思路和裁决结果,在不违反保密性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呈现贸仲裁决的原貌,以促进《公约》的教学和研究。

    贸仲将继续关注《公约》在中国的适用,为《公约》在促进国际经贸秩序建立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而做出更多贡献。 

     

     

    一带一路出版物简介(一) 

    请点击阅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仲裁制度研究(一)



    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 或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OBOR)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 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由此基本形成。

    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共处、开放包容的国家战略,历来重视对外交往与经 济合作。在这次“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企业、投资者与沿线国家 和地区将开展更为紧密、频繁的经贸投资活动,也因此将更需要相互了解 彼此的法律环境,建立互信、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由此,推广和普及符 合国际通行做法的国际商事仲裁机制,创新和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 际商事仲裁规则,是需要认真研究、不断思考的重要议题。

    我国仲裁业尤其是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的涉外商事仲裁,长期 以来坚持不断改革、务实创新,深入跟踪、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努力提升 中国仲裁的国际认识度和全球影响力。最高人民法院一贯重视发挥司法对仲裁的支持和监督职能,在仲裁司法审查中,维护当事人仲裁意愿,尊重 仲裁特有规律,保障仲裁程序依法有序进行,依法执行仲裁裁决,体现仲 裁公正。2015 年 7 月 7 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将进一步为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和地区仲裁提供司法支持与保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委”)适时启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仲裁制度研究》课题,将分国别、分批次的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涉外)仲裁制度的情况和特点研究,以有效支持开展与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合作与交流的需要,更好地为“走出去” 的中国企业,提供持续精确、专业、可靠的仲裁法律服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仲裁制度研究》由贸仲委委托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组成课题组,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万猛教授任总牵头人,该院国际法教研室姚琦主任担任负责人,带领课题团队,凝聚各外语语种及 法律复合型人才,用目标国本土语言收集、分析资料,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课题研究第一批选取了阿联酋、俄罗斯、法国、埃及、毛里求斯、泰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共八个国家,采用横向比较、国别比较的研究方法,结合法律制度以及数据分析,总结各国的国际仲裁相关立法情况、代表性 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重点或有特色的相关制度、司法协助与监督的情况,对各个国家国际仲裁制度作出整体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提示,以便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其他国内外贸易投资纠纷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为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和仲裁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报告后还 附有八个国家的仲裁法及代表性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的中文译本,有不少 是首次翻译成中文,为后续的国际仲裁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带一路出版物简介(二)

     


    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 或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OBOR)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 年9 月和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由此基本形成。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企业、投资者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开展更为紧密、频繁的经贸投资活动,也因此将更需要相互了解彼此的法律环境,建立互信、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从2015 年开始正式启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仲裁制度研究课题,分国别、分批次地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涉外)仲裁制度的情况和特点研究,以有效支持开展与沿线国家合作与交流的需要,更好地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重要的一手资料和分析参考。

    该研究课题由贸仲委托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组成课题组,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万猛教授任总牵头人,该院国际法教研室姚琦主任担任负责人,带领课题团队,凝聚各外语语种及法律复合型人才,用目标国本土语言收集、分析资料,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在2015 年研究的全球8个国家的基础上,2016 年侧重区域研究,主要面向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欧洲国家,选取了波兰、德国、荷兰、意大利、英国共五个国家,采用横向比较、国别比较的研究方法,结合法律制度以及数据分析,总结各国家、法域的商事仲裁制度,对比制度之间的特点和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提示,以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其他国内外贸易投资纠纷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看到机遇,也要防范风险,善用好仲裁这种国际通行的争议解决机制为贸易投资保驾护航。在了解目标国国际仲裁制度的同时,也要清楚自己拥有的“中国优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谈判中牢牢掌握先机,作出理性的选择。

    贸仲是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仲裁机构,作为中国仲裁事业的奠基人和先行者,在世界仲裁机构中名列前茅。贸仲有既立足本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先进规则与仲裁实践,独立公正,程序高效。贸仲的仲裁费用在国际仲裁机构中亦有明显竞争优势。此外,中国企业在贸仲仲裁,在仲裁文化、仲裁语言、仲裁员选择等软环境方面,与选择国外仲裁机构相比,也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优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走出去”的经贸投资中,即使选择在域外仲裁,亦建议选择贸仲作为仲裁的管理机构,争取对自己有利的争议解决布局。 

     


    一带一路出版物简介(三)


    简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仲裁制度研究(三)》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广泛收集资料、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思考探索,对选取的六个国家仲裁制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仲裁制度的历史沿革、仲裁法律制度与实践、仲裁机构、法院对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以及中国当事人在交易中的争端防范和解决,尤其是对中国企业在该六个国家的商事活动中如何规避风险、合规经营、有效解决争端提供了建议指南。

     


    《纽约公约》与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实践


        
    本书主要就《纽约公约》与商事仲裁的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纽约公约》与商事仲裁的未来发展前景。本书对于借鉴国际惯例,根据我国实际,修改完善我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解决中国商事仲裁的种种司法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法官、仲裁员、律师、高校研究人员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定价:32.00元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裁决书选编(2003-2006)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五十多年的仲裁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形成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集中体现在贸仲仲裁员作出的裁决书之中。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我们将贸仲裁决书进行整理并编辑出版,以期对中外当事人了解、认识并运用贸仲仲裁有所裨益。 
        [货物买卖及建筑工程、房地产纠纷](上卷)
        [合资合营及其他经济纠纷](下卷) 
        定价:218元(上、下卷) 


        购书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蓓 电话:64646688-6220 传真:64643500 E-mail:zhangbei@cietac.org

    欧 美 禁18
    <address id="jvndf"></address>

    <thead id="jvndf"></thead>

      <address id="jvndf"></address>